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民进河海大学支部组织会员在支部主委黄丹教授的带领下,赴河海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会员们深入了解研究院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与力量。调研以 “探路产教融合新路径,共话地方发展新机遇” 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摸清研究院在产学研协同中的实践经验与面临挑战,结合民进会员的专业优势,为进一步打通高??蒲杏氲胤讲敌枨蠖越油ǖ?、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河海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是河海大学与苏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高水平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由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河海大学作为举办单位共同注册成立。研究院在“校地共建”模式下,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紧扣“四大功能”,布局“四大领域”,践行“四个一流”发展目标,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以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河海特色产教融合科创高地。近年来,已建成14个研发团队,孵化9家企业。共建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创新联合体;获批苏州市A类新型研发机构,建有苏州市节水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水下机器人、城市生命线安全和幸福河湖建设实验室等平台,承担国家、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近100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助力苏州河湖治理、企业技术提升发展。已引育企业25家,其中涉水企业16家,已初步形成涉水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的态势。
活动中,在研究院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会员们先后参观了河湖淤泥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平原河网水动力实验室、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实验室、水下机器人实验室以及成果转化展示大厅等,收获满满。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研究院会议室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会员们围绕技术研发难点、成果转化流程、校企合作模式等问题与研究院科研人员深入交流。研究院工作人员指出,近些年,研究院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但在发展过程特别是产研合作中,仍面临企业需求与研究人员科研方向匹配度不足、成果转化中间环节资金短缺、高端人才引进困难、运营管理体系尚需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ぱ沽υ黾拥戎疃嗬押臀侍?,亟需多方力量协同破解。
黄丹主委在座谈中表示,此次调研是民进河海大学支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昂雍4笱г谒⒒肪车攘煊蛴涤猩詈竦目蒲杏肴瞬庞攀?,苏州高等研究院的产教融合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鲜活样本。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把此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转化为高质量的参政议政提案,一方面推动学校调整科研方向更好对接地方需求,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出台更精准的产教融合扶持政策,为校地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p>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民进河海大学支部会员们深入了解了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更明确了民主党派服务地方发展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嵩泵欠追妆硎?,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关注校地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通过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为推动苏州乃至江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进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