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一品阁论坛入口,青岛龙凤茶楼论坛网,临沂一品楼

江苏民进网 > 参政议政 > 参政动态 > 正文
新政策引领下学前教育的普惠提质之路?
2025-09-29 16:08:00

  “幼有所育、幼有优育”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更是国家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起点。2025 年以来,从国务院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到地方多维实践探索,我国学前教育正沿着 “普惠兜底、质量跃升”的双轨路径加速前行。在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源供给不断优化,保教质量稳步提升,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愈发清晰。

  一、政策体系的系统性构建为普惠提质筑牢根基。

  2025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进入新阶段。新政明确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中央与地方按梯度比例分担经费,其中第一档地区中央财政负担80%。这一政策与财政部修订的《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形成合力,通过“扩优提质补助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的资金分配模式,重点向农村、边疆等薄弱地区倾斜。地方层面迅速响应,湖南天心区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将公办园学位扩容纳入民生实事;上海静安区以 “两大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顶层设计,构建起“党建引领、多方共治”的工作机制。国家与地方政策的联动发力,构建起“普惠保障、质量提升、机制创新”的三维政策体系,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

  资源供给的精准扩容破解 “入园难” 民生痛点。

  破解资源不均衡问题的核心在于扩大普惠性学位供给,各地通过 “建、收、活” 多元路径实现资源提质增量。湖南天心区近三年新增公办园13所,回收53所楼盘配套园转为公办,使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56.37%,普惠覆盖率突破90%;银川市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公办园277所,2024 年底普惠率达 88%,金凤区更推行划片招生精准对接需求。在资源均衡配置上,集团化办学成为重要抓手:天心区组建两大幼教集团覆盖70% 公办园,通过“强园带弱园实现资源共享;静安区构建12个教育集团,覆盖全部街镇;银川金凤区组建18个学前教育集团,优质园覆盖率达79%。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办到普惠民办,资源供给的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同步推进,让 “家门口有好园” 从愿景变为现实。

  三、

  保教质量的内涵升级回应“上好园”核心需求。

  普惠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以质量提升为支撑。各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分层培养体系:长沙天心区每年投入 60 余万元开展三级培训,建立 “微问题 — 课题研究” 成长路径,带动教师专业发展;银川市组织园长、教师专项培训,2025 年评出优秀园所占比达 58.4%。在教育实践创新上,特色化探索亮点纷呈:上海市静安区打造“静安玩 +”游戏模型,以“积点制”评价关注过程提升;天心区推进60余所“幼小衔接”“游戏”试点园建设,4个案例获评省级优秀;胶州通过联盟办园深化内涵发展,案例入选省级典型。针对特殊需求,静安区构建“1+3+1”特教网络,形成医教结合的融合教育范式,彰显教育温度。这些实践共同推动学前教育从“看护为主”向“科学保教”转型。

  四、

  保障机制的协同创新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稳定的保障机制是普惠提质的长效支撑,各地在经费、监管、督导等方面形成创新经验。经费保障上,天心区将生均公用经费提至 800元/ 年,三年补助普惠民办园6767万元;中央财政通过分级分?;?,确保免学费政策落地,同时要求将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监管体系上,天心区建立“四级网格化”监管机制,13个联组实现动态督导;静安区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形成常态化评估机制。在服务延伸上,托幼一体化成为新方向:银川林溪幼儿园开设托育班,静安区升级“宝宝屋”3.0 版本,打通科学育儿“最后一公里”。经费、监管、服务的多维度保障,构建起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从政策出台到实践落地,从资源扩容到质量升级,我国学前教育正经历历史性变革。国务院免费教育政策的推行标志着普惠保障进入新阶段,湖南、上海等地的实践探索则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当前,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高位,普惠覆盖率持续提升,保教质量稳步向好,但城乡差距、区域均衡等问题仍需持续破解。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随着资源配置、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机制的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必将在普惠的底色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全国儿童铺就人生起点的坚实路基,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楚清华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

  民进江苏教育委员会委员

  民进苏州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民进昆山支部副主任

  昆山市政协委员

编辑:网站编辑